以学分银行为支架的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Establishing a regional lifelong learning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redit bank model
吴南中;夏海鹰;
摘要(Abstract):
社会经济伴随互联网影响的深入正在转型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亟待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以学分银行为支架的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根据地方特色,发挥学分银行的沟通作用,构建的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持续稳定性和阶段一致性的学习体系,满足民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着力点是学校体系建设、教育壁垒突破、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支持体系的建设和学习体验的优化。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机制建设实现明确主体、优化层级、责任到人;通过体系建设实现核心明确、框架流畅、重点突出;通过实践推动多元开放、质量保证和成效为本理念的落实;通过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内全要素调动。
关键词(KeyWords): 终身学习体系;区域;建构;学分银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以学分银行为沟通载体的重庆终身学习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6YBJY058);; 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在线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XJA880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s): 吴南中;夏海鹰;
DOI: 10.13541/j.cnki.chinade.20171120.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杨帆,穆肃.2011.终身学习能力构成及能力项关系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3):81-88.
- 保罗·朗格朗.1988.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2-23.
- 陈亮,朱德全.2007.学习体验的发展结构与教学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11):74-77.
- 高志敏.2003.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1):79-85.
- 郝克明.2008.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9.
- 黄欣,吴遵民.2014.中国终身教育法为何难以制定——论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与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12):36-41.
- 黄欣,吴遵民,蒋候玲.2011.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6):42-46.
- 刘晖,汤晓蒙.2013.试论各级各类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时序[J].教育研究(9):89-94.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01.
- 汤诗华,毕磊,朱祖林,郭允建.2013.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5):16-21.
- 特里·捷尔比.1983.生涯教育——压制和解放的辩证法[M].东京创元社:198.
- 吴尊明.1999.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3,16.
- 吴南中,吴易雄.2016.职教体系学分银行的建构理念与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3):26-32.
- 吴南中.2016.在线学习培育的顶层设计与推进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1):45-50.
- 吴南中.2017.基于学分银行的课程建设逻辑与运行体系[J].成人教育(5):55-60.
- 翁朱华.2010.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再建构——中日学者三人谈[J].开放教育研究(5):4-14.
- 于文明,卢伟.2016.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及大学治理的中国实践方略[J].高等教育研究(10):25-30.
- 鄢小平.2015.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与架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1):30-38.
- 杨晨.2012.我国“学习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6):41-46.
- 袁灵.2014.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种有效方法——资历架构法[J].中国电化教育(11):55-58.
- 褚宏启.2007.建设终身学习体系: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兼评《跨进学习社会》[J].教育发展研究(19):70-74.
- 褚宏启.2014.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10):4-11.
- 张伟远,段承贵.2013.终身学习立交桥建构的国际发展和比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9):9-15.
- 章玳.2014.香港高校基于成效为本的课程改革与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79-84.
- Kathia E.Errano-Velarde,(2008).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The Emergence of a German Market for Quality Assurance Agencies[J].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3).22-27.
- Toyne,P..(1979).Educational Credit Transfer:Feasibility Study[M].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London,77.
- Spady,W.G.&Marshall,K.J.(1991).Beyond Traditional Outcome-Based Education[J].Educational Leadership,49(2):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