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修五范畴评估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以2022年“全国暑期教师研修”为例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Five-Domain Evaluation Framework:Taking 2022 “National Summer Teacher Training” as An Example
冯晓英,何春,郭璐文,林世员,孙洪涛
摘要(Abstract):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既需要积极探索教师研修模式的改革创新,也急需不断创新符合本土发展特色的评估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本研究借鉴社会学领域评估理论的思路,结合国内教师培训发展现状与本土特征构建了教师研修评估框架,并应用定量、定性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多元化研究方法,从需求、理论、实施、影响和效能五范畴对全国暑期教师研修进行了系统性评估。研究认为,全国暑期教师研修是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教育应用创新模式,作为典型成功案例将为后续更多创新实践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KeyWords): 教师研修;教师培训;在线研修;评估;模式创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课题“教师培训监测评估”的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冯晓英,何春,郭璐文,林世员,孙洪涛
DOI: 10.13541/j.cnki.chinade.2023.01.008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向明.(2013).从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专业学习”.教育发展研究,33(08),1-7.
- 陈玉琨.(1987).教育评估的理论与技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志斌.(2007).项目评估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 冯晓英,林世员,骆舒寒,&王冬冬.(2021).教师培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质增效--基于国培项目的年度比较研究.中国电化教育(07),128-135.
- 高慧斌.(2018).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效果实证研究.教育研究,39(04),98-110.
- 顾明远.(20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4(4),1-4,149.
- 教育部.(2022-09-02).教育部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结业仪式.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zzjg/huodong/202209/t20220902_657581.html教育部.(2022-11-15).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211/t20221115_991820.html教育部.(2022-11-18).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211/t20221118_995844.html
- 李宝敏,&闫寒冰.(2017).基于CIPP评估模型的教师远程培训质量评估:一项案例研究.教育发展研究,37(18),30-36.
- 刘建娥.(2020).政府驱动视域下公益创投项目评估及地方实践.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7),180-189.
- 聂伟进,&汪卫平.(2021).基于柯氏模型的高职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构建.教师教育研究,33(2),31-37.
- 亓俊国,白华,&高美慧.(2020).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改进策略研究--基于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6),77-85.
- 任友群,冯晓英,&何春.(2022).数字时代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初探.中国远程教育(08),1-8,78.
- 王超超.(2017).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教学与管理(30),55-57.
- 杨莹.(202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案例.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1(5),36-45,109.
- 张姝,&邓淑予.(2020).论教师培训评估体系的网络结构与运行策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7(3),103-109.
- 郑立海,&石大维.(2014).教师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研究--以中国-UNICEF“灾区教师培训”项目为例.电化教育研究,35(05),108-113.
- 朱旭东.(2022).加强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部署.人民教育(10),15-17.
- Kellaghan,T.,&Greaney,V.(2001).Using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Retrieved from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26231.
- Posavac,E.J.,&Carey,R.G.(2007).Program evaluation:Methods and case studies.Pearson Pretice Hall.
- Reiser,R.A.,&Dempsey,J.V.(2012).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Pearson Boston.
- Rossi,P.H.,Lipsey,M.,&Freeman,H.(2004).Evaluation:A systemat-ic approach(7e).Sage.
- (1)注:部分满意度调查题项不针对“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的参训教师开展,因此样本量有所区别。下同。
- (1)注:分城乡数据分析不包括高等教育阶段,分职级数据分析只针对基础教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