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电大杂志编辑部
<正> 一九八五年秋开设的英语课,是全国电大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采用中央电大新编英语教材。为了帮助同学们学好英语课,我们拟组织中央电大英语主讲教师、中央电大英语教研组责任教师和有经验的辅导教师按教学要求编写“英语学习辅导专刊”(增刊)。有关英语教学的辅导材料,不再分散在
1985年03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第十二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教学要求〕1.理解第Ⅱ型曲线积分定义,弄清定义中各符号的含义。了解第Ⅱ型曲线积分与曲线指向有关的性质。2.熟练掌握通过曲线参数方程化曲线积分为定积分的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格林公式和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概念及判别方法,掌握与路径无关的第Ⅱ型曲线积分的计算方法。4.理解第Ⅱ型曲面积分的定义,弄清定义中的符号含义。了解第Ⅱ型曲面积分的向量表示法,掌握其有方向的性质。
1985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正荣
<正> 二重积分是一无函数积分在多元函数中的推广,又是多元函数积分的基础。本文就二重积分计算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些说明。一、根据积分区域的特点等来选定坐标系我们知道二重积分的计算,可以在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下来进行,因此当遇到具体题目时,首先要选取适当的坐标系。选择的原则是使计算愈简单愈好;选择的根据则主要是积分区域的特点,有时也要考虑被积函数的形式。一般说来,当积分区域是圆域或其一部分如扇形域、圆环域等,或者区域的边界由极坐标方程给出较为简单时;当被积函
1985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宁国
<正> 多元函数积分学主要包括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本文针对同学们在解题时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帮助同学掌握重积分的计算。例1.求由曲面z=±x~2,x=±1,y=±1所围空间有界闭区域的体积。错解:设体积为V,则 错误及原因:显然,体积为0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对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理解不全面。事实上,被积函数大于0时,闭区域在xoy面上方,二重积分表示闭区域的体积;当被积函数小于0时,闭区域在xoy平
1985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锦文
,廖祖纬
<正> 关系虽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名词”,却又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而函数则是数学中既普遍又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从集合的角度,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对关系与函数作一些说明。
1985年0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柳树政
<正> 普通物理第三篇电磁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电现象、磁现象、电现象与磁现象间的联系及统一的电磁运动规律。其中电现象又包括静电学和稳恒电流两部分。稳恒电流这一章不在课上讲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阅读,作为学习电工学或电路分析基础的准备。下面我们讨论静电学的第七章和第八章。一第七章讨论的是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其内容可归结为:两条基本实验规律——库仑定律和电场力迭加原理;静电场的两条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两个基本概念——电场强度矢量(?)和电势U及其计算,几种典型带电体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规律
1985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树艺
<正>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是“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时应深刻理解和掌握下列概念:(1)何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2)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条件?(3)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电荷(导体原来带电或原来不带电)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会有电荷的重新分布?(4)怎样运用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及场强迭加原理求解简单问题中导体的电荷分布,以及场中有导体存在时的场强和电势的分布。
1985年03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灏
<正> 元素部分内容多、反应多、不易掌握,总结时应针对其特点,找出它的规律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本文仅以非金属元素总结为例,浅谈一下应当怎样学好这部分内容。一、及时进行阶段总结非金属元素中各族都有其特性,同时又具有共性。每学完一章(族)后,大家应对这一族元素及时进行小结,找出其一般性规律,熟记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并对这些性质作出理论解释。例如,当学完卤素一章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1.单质参与反应的倾向单质参与反应的倾向取决于许多因素。当其形成离子型化合物时,
1985年03期 21-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宝廷
<正> 本文精选了金属部分的四个演示实验加以介绍,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一、络离子的稳定性实验原理:由于给离子的稳定性可使一些难溶盐因形成络合物而溶解。而不同的络离子其稳定性不同,因而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实验内容:在两个量杯中分别加入20mlAgNO_3溶液。往量杯1中加氨水,先得到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立即变为暗棕色。再继续加氨水,沉淀消失。往量杯2中加KCN溶液,先得白色沉淀,继续加KCN溶液,沉淀消失。再分别向上述两量杯中加入KI溶液,量杯1中出现黄色沉淀,而量杯2中无沉淀生成。
1985年03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灏
<正> 第四章.碳、硅、硼一、孔雀石是一种化合物的不纯形成。若取纯的该化合物0.1摩尔,并加入足够的稀硫酸,使其在室温(大约20℃)下完全溶解。反应产物是____。1.无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2.无色溶液和大约4.8升气体3.蓝色溶液和大约4.8升气体4.无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5.蓝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二、现有相同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水溶液,何者碱性强?三、14毫克某灰黑色固体A,与浓NaOH共热时能产生无色气体B22.4毫升(标准状况)。A燃烧的产物为白色固体C。C与氢氟酸作用时产生一无色气体D。D通入水中生成白色沉淀E及溶液F。E用适量的NaOH溶液处理可得溶液G。G中
1985年03期 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传峰
<正> 在求解点的合成运动问题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运动分析,即选择动点、动系、静系,进而分析三种运动:绝对运动、牵连运动和相对运动。动点、动系、静系的选择不同,三种运动也随之不同。从理论原则上讲,动点、动系、静系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当然,它们只能分属三个物体,而不能使任何二者同属一个物体,否则就不能构成点的合成运动问题。例如,把动点、动系选在一个物体上,则不存在相对运动;把动系、静系选在一个物体上,则不存在牵连运动等等,这样都不能构成点的合成运动问题。但是,即使我们把动点、动系、静系选定为分属三个物体,在理论原则上
1985年03期 27-2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新
<正> 〈一〉静力学部分(原题图见本刊上期,此处从略)一、理论概念题:1.答:①原题图一~1(a)。错误原因:A,C点均为光滑接触面约束。(其中A有两处接触)原受力图没有按约束性质画出约束力。正确的受力图见图1(a)。 ②原题图一~1(b)。错误原因:CD杆不是二力构件。(其上还作用有主动力Q)。故C点的约束力方向是错误的。正确的受力图见图1(b)。
1985年03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正良
<正>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建筑工程制图习题或作业时的常见错误及某些规定画法和习惯画法等内容举例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例1.根据轴测图画出三视图(图1)。图1是一个排水槽的组合体。水槽呈上大、下小的梯形。水槽出水口与一斜面相交有交线,在出水口下设有一平台。本例中有三处经常容易画错:在正面图中的①处,经常把倾斜平面积聚投影的直线画过头;在左侧图中的②处,水槽顶部多画一条直线形成封闭梯形;在平
1985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宜斌
<正> 作业三,窨井的剖面图根据窨井的二视图和轴测图,选择适当的剖面图把该窨井的内外形状表示清楚,并注全尺寸。本作业是合理选择剖面图和在剖面图中标注尺寸的综合练习。除在作业指导书中已作说明外,再补充说明如下:
1985年03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陶龙芳
<正> 一、什么是汇编语言?为什么要学习它?汇编语言是用助记符以及符号地址、标号等符号来书写的程序。它不同于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机器语言,也不同于高级语言(例如BASIC语言)。三者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机器语言虽能直接被计算机所识别,但在编制程序时十分麻烦,要记住各种由“0”、“1”数字组成的代码和它们的含义是很困难的,既容易出错,也不易检查和调试,而且各种型号计算
1985年0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守仁
<正> 《工程检测技术》课程的习题是哈工大陈守仁等老师出的。由于教材中未载入习题,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习,现将电视授课的各章习题分讲次陆续在本刊刊载。本课程第一、二章无习题,习题从第三章开始。——中央电大电工教研组第三章第三讲3-1.对某一未知量进行测量,获得两个测量列,(各由十个测量值组成)每个测量列的随机误差如下:
1985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锡臣
<正> 我曾应邀给北京日化二厂电大班辅导讲授有机化学课,在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学习很刻苦,但一些人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知识面比较窄,特别是缺乏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其中学习方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面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意见。
1985年03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泽润
<正>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初,中央电大理工科教学处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电大理工科教材建设座谈会。部分省(市)电大的领导、主讲教师、有关课程的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央电大负责人唐邑同志讲了话。与会同志就电大六年来在教材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所面临的艰巨任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同志们认为,电大在创建初期由于
1985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