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

  • 转变观念 努力发展电大教育

    张新民

    <正>平凉地区的电大教育,近几年发展很快,自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八年,全区共招收电大全科生3000人,已毕业1043人。现在校大专生1162人,开设14个专业,设42个教学班。岗位培训开设4个专业,学员437人,已结业287人。电视中专开设9个专业,在校生14个班,469人。电大已成为我区容量大,效益高,极受人们欢迎的一所职业性高等学校。 平凉的电大教育,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有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有上级电大的具体指导,有平凉电大教育系统全体同志的艰苦努力,从我们地委、行署领导说,也做了点工作,具体抓了这样几件事:

    1989年08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耗散结构与电大系统深化改革

    黄宜梁

    <正>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已创办十周年了。它是采用广播、电视、函授等多种教学媒体进行现代化的远距离教育的高等教育形式。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封闭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单一的计划产品经济向多种形式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化,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这些新的变革、新的形势,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始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了,1986年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出现了生源“危机”,随后

    1989年08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7 ]
  • 多媒体教材的总体设计和创作实践

    丁兴富 ,沈兆予 ,杨亭亭

    <正>世界各国的远距离教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上个世纪中叶到本世纪70年代前是以函授教学为主的阶段,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入了多媒体教学阶段。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指导教学对象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从而达到增长知识、培训技能、开发智力、转变思想或态度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无论以计算机、微电子学和无线电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发达和完善,只是为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用来记录、储存、传输、调节和呈现教学信息的硬件设备和物质手段,而要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关键在于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记载具体教学信息的课程材料软件,即多媒体教材。近20年来,世界各国远距离大学的一条共同经验是:把设计和制作有

    1989年08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1 ]
  • 试论学分制在远距离教育中的可行性

    张现

    <正>十年来,在我国远距离教育的教学管理方面,一直采用的是效仿普通高校的学分学年制,即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在远距离教育创办初期,确实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远距离教育体系及规律的逐渐形成和办学模式的日趋完善,以及远距离教育近十年的经验表明,学年学分制这种教学管理制度与远距离教育的规律和特征有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应予以改革,使其更加符合远距离教育的自身规律,满足当前经济变革对这一开放型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

    1989年08期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1 ]
  • 对电大普专班学生心理机制的探索

    张名艾

    <正>电大普专班学生平均年龄20岁左右,处于青年发展的中期。这个时期,是青年心理本质全面展开并趋向成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具风华正茂光彩的黄金时期。 全国电大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统考中招生,连续三年已录取大专生10.65万人。电大普专班的开办,进一步提高了电大办学的综合效益。随着劳动指标、办学经费和学生待遇等配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电大举办的普通专科班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从连云港电大情况看,86年以来已招收普专班学生502人,占同期录取的大专生的39.6%;目前在校的直属班大专生中,普专班的占57.8%;在直属班的全日制大专生中,普专班的占76.2%。普专班学生在电大在籍大专生中已处于举足轻重位置。

    1989年08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在改革中发展县级电大

    曹振铭

    <正>在地方县级已有的高层次教育的几种类型中,电大具有专业多、管理严格、适应性强的独特的优势,利用它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用少量投资,创造一定的办学条件,形成高教中心,就可以成批地培养能扎根本地“适销对路”的各类专门人才和提高职工、农民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有效地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县级电大的发展并不平衡,存在着认识上、管理上的问题,电大自身的改革还不能适应电大的发展。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发展县级电大的关键。

    1989年08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正确认识电大教育的性质

    赵铁钧

    <正>我国电视大学的学历教育属于大专层次,而不完全等同于全日制高校专科教育的大专层次,具有电大远距离教育的特点,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电大教育在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具有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使电大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系统中获得协调发展的关键。 对于电大教育的性质,最近几年来,有比较统一的看法,电大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较高级技术人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那么,电大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应该属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具体地说学生在电大学习毕业后,应是直接从事企业第一线业务工作,属于较高一级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包括制图、运算、实验、维修、安装的基本技能和工艺操作技能,以及在生产第一线的管理组织能力。从根本上

    1989年08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论电大教师的培养和使用

    王振华

    <正>电大的中心任务是教学,从根本上造就人才。而这一任务完成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以下就从电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和使用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电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电大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人才,要造就人才,首先就要造就教师自己。因为只有好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好的教学质量,从而才能培养出业务水平较高的专门人才。

    1989年08期 31-3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5 ]
  • 关于中央电大教学计划改革调研情况的汇报

    陈忠信

    <正>为了实施中央电大一九八九年工作要点中关于继续贯彻落实一九八八年提出的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方案,深化以教学为中心,教材建设为重点的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调整电大教育的层次结构,进一步明确电大大专层次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进而修订相应的按专业科类开设主干统设课程的教学计划,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中央电大组织了由校领导亲自带队并有省市电大校领导及教师参加的三个调查组,于今年四月中旬至五月初历时二十余天分赴贵州、湖南、甘肃、陕西、吉林、辽宁等六

    1989年08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的一次调查

    高俊科

    <正>与其它学校相比,电大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其中最基本的当是:(1)电视课教学为主,即所谓远距离教学。电视课演示较快,且主讲教师与学员之间无法直接对话;(2)电大是多级办学,分级管理。教学要求有的要靠学习指导书、电大刊物传递,有时还靠会议、经辅导教师传达。有的地方书刊订购不及时,有的地方,特别是县办的教学班常常请不到辅导教师;(3)电大基本上是成人教育。成年人理解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是,成人学员之间的文程度差距较大。这几方面的特点就决定了电大学员的学习方式、听课方法与一般学校就要有不同;教师的讲课和辅导、教材的建设,也就要紧紧抓住这几个特点,就是说,与其它学校也不尽相同。在探求电大的教学规律方面,有大量的工作可做,许多问题应该研究,我们在此方面做了一次尝试,对高等数学课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对调查的分析总结如下:

    1989年08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8 ]
  • 电大的实践活动与教学改革

    朱志明

    <正>广播电视大学的创办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大突破。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而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广播电视大学如何深化改革,这是广大电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举办以高等专科为主的学历教育,同时,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社会各界的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服务。电大在学历教育方面,是以专科为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而对于非学历教育的层次,主要是对在职职工进行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一般理论知识的补充、提高或更新。从电

    1989年08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3 ]
  • 浅谈电大面授辅导教学的地位、作用和方法

    唐炜

    <正>电大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由多媒体组合的远距离教学系统。面授辅导教学是电大多媒体教学中的一种助学手段,是在学生经过预习教材、视听主讲教师音像课后进行的一个直接沟通教与学的中间环节,它是由电大教学手段的间接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近年来,有少数教学班面授辅导课的时间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甚至出现完全替代音像课的不正常现象。

    1989年08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蕴育三载 金秋收获——记省电大优秀毕业生黄爱国

    周恩庭

    <正>三年来的电大学生生活,黄爱国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巨大变化,电大塑造了一个新的“我”。无论从知识积累、学以致用,还是涉足人生、解析社会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勇于求索 力争学业成绩优秀 三年前,黄爱国和所有渴望知识的青年一样,跨入了电大的校门,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每天坐在收音机旁认真听课,预习课程,按时完成作业,他被知识宫殿里的辉煌殿堂所迷醉,象海绵润水般地贪婪吸吮。青年人的激情和对知识的渴求合成了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第一学期上《中国通史》课程,期中考试时,有一题“西汉时中央和地方均有丞相”的判断题,尽管当时有省电大印发的标准答案,但他仍觉有疑义,便写信给中央电大主讲教师,提出商榷,信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很快收到了主讲教师的回信,他们肯定了他的观点,并对学习中国通史课程提出了希望,虽然这只是治学中的一件小事,但他确实激发了小黄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年的期末考试,他各门功课都取得了优秀,第二学期又取得了教学班各课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1989年08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全国首届远距离教育科学讨论会在兰州召开

    丁新

    <正>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大学首届远距离教育科学讨论会于1989年7月5日~8日在甘肃兰州举行。 中央电大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电大负责远距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校长和研究工作者87人出席了会议。甘肃省顾委副主任吴坚、副省长张学忠、省教委副主任于忠正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张学忠副省长和于忠正副主任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牛振冬、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李大诚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

    1989年08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视听教材培训包验收会在京举行

    曹凤余

    <正>1989年7月13日至15日,中日联合制作的视听教材培训包验收会在北京举行。这次验收会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甲方)与日本放送协会(乙方)签定的编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视听教材培训包合同书”的有关规定由中方组织召开的。中方由国家教委电教司、中央电视台社教部、中央电教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和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二十二名专家学者参加了验收会,日本放送协会节目制作局主任副局长八重(木坚)克罗、日本放送协会教育节目中心高级制片人斋田宏应邀出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方和忠出席了会议,验收会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距离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丁新主持。

    1989年08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