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

  • 教育测量学

    张煜

    <正>教育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效益等问题进行数量化测定的一门科学.它是改进教学、实行科学化管理和教育研究的重要工具.教育测量发展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主观经验性考试阶段(1864年以前).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初步建立了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了教育考评.但我国古代的考试题量少、知识覆盖面窄,不足代表所测学科知识的内容,而且没有客观的评分标准,算不上是科学的教育测量.二、客观标准化测验阶段(1864—1940年).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欧美资产阶级学者为

    1993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按需办学机制要正常运作

    李福芝

    <正>为了解决广播电视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建设要求脱节的问题,广播电视大学早在1986年就提出要建立按需办学机制问题.此后,全国电大都想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按需办学机制,并使其正常运作.至今,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但是,由于受其他逆机制因素的制约,全国很多地方按需办学机制仍不能正常运作.广播电视大学按需办学机制的逆机制因素很多,概括地说主要是计划经济机制的梗阻,招生制度与成人学生特点的悖逆,以及封闭意识与开放教育的龃龉等.

    1993年06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认真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 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牛振冬

    <正>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电大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电大毕业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适应性,我们在研讨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开始了新一轮教材建设的同时,应该把进一步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去年,国家教委召开了《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和《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们这次会议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

    1993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大实践性教学环节

    任为民,孙旭,池辉

    <正>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电大高等专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十几年来,各级电大在办学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条件,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努力落实所开专业科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满足了教学要求,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电大的教学改革包括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对实践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已成为各级电大及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

    1993年06期 9-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围绕培养目标 搞好实践教学

    王朝宁,于泓涛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尽快和市场经济接轨,为四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这是摆在电大面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加强电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也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体现.沈阳电大办学十多年来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作为增大深化教学改革力度的重要方面.

    1993年06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改进文科毕业作业工作的尝试

    章一鸣

    <正>在电大文科办班初期,对大专层次的电大学员是否需要设置毕业作业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曾经有过争议.反对设置毕业作业者的理由是本科院校、其他大专院校并无这一环节;赞成设置者的理由是电视大学最缺乏的是实践环节,撰写毕业作业正好弥补远距离教学的不足.从近十年的实践来看,文科学员须完成毕业作业这一环节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1993年06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革招生制度 发展电大事业

    顾培均

    <正>广播电视教育是我国远距离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在改善我国人才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国家教委统计,1982年至1991年,全国电大系统培养了高等专科毕业生145万多人,占同期全国高等院校(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毕业生总数的16%,相当于同期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1%和同期全国其他成人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8%.大量追踪调查表明,电大毕业生的质量是比较好的.广播电视大学取得这些可喜的成绩,与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分不开,也与电视大学现有的电教资源、播出系统、办学网络和六个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分不开.

    1993年06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大入口出口两难引起的思考

    马民生,蔡运遄

    <正>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种新型高等学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自己特有的优势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广播电视大学在社会上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当今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过程中,电大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其中电大的入口和出口都难与电大本身的开放特点之间的矛盾就是一个突出问题.

    1993年06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新形势下电大的改革和发展

    郭加畏

    <正>自1978年2月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大学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广大教工的努力,全国各级电大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电大已建立中央电大一所;省级电大包括计划单列市电大44所;地、市级电大500多所;县(市)级电大分校或工作站1500多所.1985年以来,全国已有32个省(市)电大含计划单列市电大举办了电视中专.1990年以来,全国多数省

    1993年06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口综合素质是指什么

    <正>人口综合素质是人口在社会生活的诸种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若干特质,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们常说的人口素质的高低,实际上就是人口本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的好坏和能力的大小.

    1993年06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谈电大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其优化问题

    马玉河,郭冬生

    <正>电大作为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是举世瞩目的.那么维系电大生命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已经形成?如果已形成,这套体系又是怎样的?为进一步提高电大系统的质量,改进和完善现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笔者结合首次全国电大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评估的有关结论,试就以上几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1993年06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走向系统的教育与现代远距离教育文化(上)

    张亚斌,杨增科

    <正>文化对教育的依赖关系.缘起于教育的文化属性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现代远距离教育,作为教育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无疑是文化传播手段的一次革命,当然,这次革命不仅仅是方法论的、工具论的.现代远距离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文化模式,它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虽然它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一样,对于正在形成的中国新文化,发生着一种深远而又根本无法估量的催化作用;它也象“文化”自身一样,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对于我们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现实,产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因其所具有的文化持久力、文化爆炸力、文化冲击力,正日益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因此,无论如何,从文化学角度,重新认识教育和现代远距离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就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种必然.

    1993年06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播电视教育效应规律说略

    姜继渭

    <正>广播电视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其基本矛盾乃为教与学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由于广播电视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手段为媒介的教与学,所以又有它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以其“播讲”为之教(包括主讲教师的讲课与制片、播放设施与技术、组织与管理等三个方面).以其“视听”为之学(包括视听设施、学中接受能力、组织与管理等三个方面).

    1993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将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

    <正>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代表省委、省政府宣布:从今年起广东将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广东从今年起将全省国民收入扣除第一产业收部分后的1%,集中由省使用.这笔总额约为9亿元的款项,70%将用于教育.广

    1993年06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分析法与英语辅导教学

    冯郑敬,吴丽芳

    <正>对电大英语辅导教学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教学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者间的矛盾关系和信息关联,据此我们借系统分析法为电大英语教学建立如下系统模型:

    1993年06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思想道德修养教程》编写的指导思想、框架结构及其它

    周兴林

    <正>《思想道德修养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原名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程》,系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提法,以及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上提出的“青年们自己也要注意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而定名的.

    1993年06期 42-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县级电大辅导浅议

    顾本科

    <正>辅导问题关键是教师问题.县级电大教师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专业知识不适应.县级电大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要求教师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但是,目前县级电大的教师,离这种要求相差很远.从文登电大的情况看,县级电大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高中老教师和师范院校新毕业生组成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是教普通中学的普通知识.县级电大是根据地方需要设置专业的,专业多、更替快,而教师又很少.教师既要辅导所有专业课,又要辅导新开专业课,对很多专业课程较生疏,费力不少效果不好.二是教法不适应.县级电大的教师是以高中老教师为主体的,他们教十几年、几十年的中学,一直处在“主讲”地位,形成一整套定型的教法,要改变是很困难的.往往把辅导课讲成主讲课,重复音像课的内容,效果也不好.

    1993年06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追忆赵齐平先生

    谷文

    <正>北京大学教授赵齐平先生(1934—1993)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195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55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先后师从于浦江清、吴组缃先生,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初去世.赵齐平先生1982年受聘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我们有幸与先生合作数年.先生的人品,先生的学识,特别是先生高尚的师德,给我们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

    1993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文摘

    云晓

    <正>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教委一次会议上强调,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当前急需研究并抓好的重点工作,朱开轩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纲要》的实施,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他说,今年实施《纲要》要着重抓好

    1993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挥高校优势 为全国卫星电视教育事业服务

    云晓

    <正>遵照国家教委领导关于三至五年内在全国范围建成电化教育网络的指示,更好地适应全国卫星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清华大学自1987年开始组织力量开发生产卫星地面接收与米波段小功率彩色发射系统.在国家无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1992年底,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建立地面接收站与发射台站1487个.这些台站的建立为广大城镇、农村、山区和边远地区利用卫星电视教育这一现代化手段,培训师资,开展各层次的学历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广科技,促进农业生产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的目标作出了努力.

    1993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