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逸洲;汪琼;
学习分析作为一个从数据中建构意义的研究领域,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备受学界关注。学习分析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利用数据预测学习者的学业成功或者失败?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预测指标研究的相关综述却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忽视指标适用的学习场所和情境、模糊指标匹配的学习任务类型和参与主体,或是有些综述缺失了领域内的代表性学者、研究和应用。因此,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和综述,从预测指标适用的学习场所和任务类型出发,梳理了倾向性指标、人机交互指标和人际交互指标三种类型的常用预测指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过往学业表现、初始知识、学习驱动力、正面或负面学习行为、学习者情感状态、知识表征事件、人际交互频次、社群意识等一系列得到广泛验证的关键预测指标,并将按照"学校场所和工作场所"和"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两个维度划分的四个象限,在每个象限中选取一个典型的学习分析系统进行剖析,这些典型系统是Signals系统、SNAPP系统、Learn-B系统和Cohere系统。本文最后总结了预测分析相关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并指明了未来研究与实践的注意事项和潜在的研究方向。
2018年01期 No.516 5-15+4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6K] [下载次数:2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李玉;柴阳丽;闫寒冰;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较为重要的学生学习方法,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思维导图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影响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式学习的条件有哪些?目前在国际上学者观点各不一致,尚未有定论。基于此,本文以近十年(2007-2016年)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研究为数据来源,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国际知名数据库范围内,按照中英文独立检索,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实证研究,最终选取60篇符合元分析标准的样本文献(总样本量为6,225,含132个效应量),进行标准化编码和描述性统计,以及主效应和异质性、调节效应、发表偏倚等检验和分析。结果显示: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平均效应量为0.763,按照Hedges’g标准来判断,即表明思维导图在正式学习中确有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之效,主要与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等相关,且对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学科、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材料,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有所差异。
2018年01期 No.516 16-2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0K] [下载次数:5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2 ] |[阅读次数:0 ] - 李青;李莹莹;
大数据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大数据的普及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数据隐私在教育领域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学习者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总结了教育大数据相对于一般大数据的独特之处以及使用教育大数据的隐私伦理问题,进而讨论学习者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包括侵犯隐私行为的复杂性、缺乏管理隐私信息的经验以及难以获得各方在使用和保护方面的平衡。文章通过in Bloom、Piazza和Edmodo三个典型案例讨论了大数据时代教育领域隐私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立法、数据伦理、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等对应策略,形成合理利用数据的良好氛围,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力量推动教育进步。
2018年01期 No.516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2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刘海;李姣姣;张维;张昭理;易泽顺;
随着在线教学平台在国内高校的兴起,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帮助教学者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逐渐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教学平台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面向教学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通过数据可视化方法的编程实现,教师可以为学生直观地呈现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学生可以形成知识框架与互联体系,促进知识表达与内化,并完成自我评估、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教学管理者可以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管理与决策的目标。本文结合自主研发的在线教学平台——师大云课堂,将实现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有效地促进了智慧教育发展。
2018年01期 No.516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9K] [下载次数:2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陈洁;何文涛;杨开城;
教学的不确定性是指师生或生生交互过程中发生的妨碍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偏移。已有研究虽肯定了教学不确定的客观存在,但因缺少合适的分析方法,对于教学不确定性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关注少、回避多、深思少、描述多的水平。IIS图分析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信息流分析方法。基于IIS图分析的教学不确定性研究,聚焦教学过程的信息流与其对应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客观呈现教学中发生的不确定性的真相,是教学不确定性研究的新思路。基于IIS图分析的教学不确定性研究的基本操作流程是:(1)关注内容,绘制教学活动的知识建模图;(2)解析过程,切分课堂教学的信息流;(3)还原课堂,对照信息流与源文本的内容分析教学不确定的发生及其特征。本研究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学习过程的不确定主要表现为主题跳跃;教师及时指导是小组学习纠偏的重要力量;教师与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教学不确定性是内生的,无法完全避免。
2018年01期 No.516 45-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5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杰里米·诺克斯;肖俊洪;
2012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简称"慕课",下同)平台机构异军突起抢尽风头。迄今为止,慕课数量已经超过4,500门(Online Course Report,2016)。然而,虽然慕课被称为一项创新、一种破坏、一场革命,而这些所谓的创新性、破坏性和革命性使慕课的作用继续被夸大其词,但是人们对慕课学习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传统套路上,当然也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对慕课学习的认识仍然是建立在区别x型慕课和c型慕课的基础上:前者是集中式平台模式的慕课,后者则是更具分布式特点的网络化慕课。本文拟提出一些批判性观点,从不同视角理解慕课学习(和教学)。文章以现有慕课和(慕课)机构发展的最新情况为例讨论以下问题:迄今慕课侧重某些学科课程的趋势和其一贯的宣传口号,即声称慕课给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带来破坏;从"大规模"招生向"小规模"和"非开放"分组教学的转变和课程教学的更加自动化;慕课与学习分析技术之间的发展关系(这表明具有预测性和干预性的数据科学很快将强势进入教育主流)(Williamson,2015)。本文拟阐述这三个主题,讨论"慕课学习者"的新兴形象、教学和教师的功能和责任,以及技术对这些角色和实践的影响。
2018年01期 No.516 53-6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1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张伟远;谢青松;王晓霞;
开放和远程教育是各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国外16所开放大学为样本,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开放大学的办学体系、课程设置、学生服务和财政收支四个方面的主题。本研究发现,国外开放大学采用三级系统的运作模式,但地区中心和学习中心已经广泛拓展到境外;国外开放大学开设的课程类型广泛,在层次上已经达到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开放大学的师生比差异巨大,个别开放大学片面追求高盈利,压缩员工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支出,学生得不到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令人担忧。本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开放大学转型和发展具有四方面的启发意义:一是我国开放大学要利用系统运作模式的优势,加大力度向境外拓展;二是我国开放大学要根据社会需求,增加开设的课程层次;三是我国开放大学要提供足够且有效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保证课程和教学质量;四是应对开放大学的财政收入和各部分支出的合理比例进行充分的探讨,以保证开放大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018年01期 No.516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旭东;彭红超;
创客教育是连接学习与创新制造的一种教育形态,从创客教育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撑、活动方式和价值追求来看,是一种"新""旧"交融的教育形态,这一点容易被当前的创客教育实践者所忽视,也致使国内学校教育中开展的创客活动普遍存在四类问题:创客教育与创新人才的片面认知问题、空间创建与工具应用的极端问题、教师能力不足与角色转换问题、活动评价问题。而从学习科学不断发展的研究实践来看,学习科学与创客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实践具有诸多契合之处,为我们审视和认识创客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因而,从学习科学的视角对创客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技术环境、学习结果和学习评价深入分析,可为理性认识创客教育和高效开展创客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2018年01期 No.516 72-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1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