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逸洲;刘敏;欧阳嘉煜;汪琼;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核心属性之一是"课程"(Course),因此"完成率"或"流失率"始终是其发展中绕不开的话题。借由完成率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深入讨论和研究,例如流失问题的预测分析,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增进我们对MOOC研究的认识和相关教学理论的理解都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该领域内还缺乏对预测分析的系统综述,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全貌、研究局限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不明晰。因此,本文通过综述24篇最近五年相关的高质量文献,试图回答三个问题:哪些预测指标是有效的?哪些算法模型是相对较好的?不同模型的节俭性和耐用性如何?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梳理了有效的预测指标体系,对比了不同算法模型的有效性,并检验了模型的节俭性和耐用性;更进一步,本文通过讨论研究的理性观、实践意义和开展跨领域对话,指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研究取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2018年04期 No.519 5-1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2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刘志芳;
我国正处于开放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借鉴世界开放大学发展战略的普适规律与特殊性对办好我国开放大学意义重大。本研究依托"开放大学在线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使用国际比较研究、案例研究、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并比较了世界主要开放大学发展战略的实施背景、影响因素及主要措施,以期找到能够为我国开放大学所借鉴的经验。研究发现:纵观世界开放大学,其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法律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开放大学不仅仅要做好学历教育,更应注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发展,不同专业在目标定位上可以有不同选择;学历教育办学层次的完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让社会上每一个有教育需求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水平的教育;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开放大学的质量建设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开放大学应借鉴经验,积极探索新的财权管理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开放大学的转型与发展,除了需要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经验之外,还需要准确把握当前的远程教育国际环境,认清挑战,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
2018年04期 No.519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郝丹;郭文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条件和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远程教育的低收费、低投入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影响远程教育模式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本研究搜集、比较了中国7所远程教育机构,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4所远程教育大学的学费数据,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维度对中外远程教育学费水平进行比较,试图分析我国远程教育的学费大致处于什么区间。通过比较发现:在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维度中国远程教育学费都处于最低水平。学费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办学投入的差异。推动中国远程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厘清远程教育的办学投入结构从而实现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学费改革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环节。
2018年04期 No.519 22-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海荣;
学习中心是远程教育机构的基层服务单位,是其办学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学习中心受重视程度较低,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完全基于网络的教学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加之近年来国际远程教育机构的学习中心精简、关停等事件,使得学习中心的存在与运营面临更多的争议和挑战,学习中心自身急需转型发展。本文客观分析了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国情特色,总结了当前我国学习中心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借鉴国际学习中心建设经验与发展趋势,立足于"互联网+"对远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提出未来学习中心应当定位于远程教育机构的终端、全民终身学习的广场、行业企业的实训基地、教育行政管理的端口;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运营应当单一投入与公共投入相结合,面向社会开展公共运营。
2018年04期 No.519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马克·布朗;肖俊洪;
世界各地大多数政府都认同提高国民数字素养水平的必要性。虽然数字技能对于21世纪成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而言越来越不可或缺,但是本文对数字素养的各种狭义界定提出质疑。本文比较和对照学界对数字技能、素养或本领的不同理解,并阐述为何本领域文献中有大量模型和框架经常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指出它们虽能吸引眼球却缺乏说服力,一味赶时髦。本文对欧洲、英国和美国的一些数字素养框架进行批判性述评,发现它们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在矛盾:(1)能满足当下需要的数字技能的稳定性与为了适应社会和技术新发展数字素养必须具有不稳定和快速变化性质之间的矛盾;(2)通用数字技能观与在复杂的文化和机构背景下数字素养高度情景化之间的矛盾;(3)培养生活、工作和参与到大社会中所必需的实用数字技能与促进批判性数字思维方式这个变革目标之间的矛盾,后者旨在使我们能够重新理解和重塑我们所面对的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可持续的令人不安的现实。在这方面,本文主张双重目标:一方面,承认数字时代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具体技能有眼前的价值;另一方面,数字素养能促使积极的公民帮助创造和重塑对所有人而言未来更加美好的社会,因此不能忽视数字素养的这个长远目标和变革使命。从这种变革的视角出发,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数字素养不确定性的批判性意识,对在培养有更高数字技能的学习者、工作者和公民过程中宏观层面相互角逐的各方强势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018年04期 No.519 42-53+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1K] [下载次数:6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7 ] |[阅读次数:0 ] - 张润芝;
远程教师是影响远程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社会区域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特征,他们对远程教师能力的需求既有群体性特征又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主要面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远程学习者,通过问卷方式收集其特征及对教师能力的需求和看法,并采用卡方检验、非线性典型相关和简单对应分析等方法,对三种不同社会区域(城市、城镇、农村)远程学习者对教师能力需求及特征差异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学习者对教师的IT技能、教学技能、组织管理能力、视频语言表达技巧、交互技能和引导能力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学习者的收入状况、学历层次和学科有一定关系。最后,针对不同区域学习者需求提出了不同的教师能力建议,以期为实践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选聘与分配提供参考。
2018年04期 No.519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斌;刘三女牙;刘智;孙建文;
数据素养是教育大数据应用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数据素养教育是提升教师数据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当前针对不同领域的数据素养教育及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面向教育大数据环境下师范生数据素养的发展需求,围绕教师在数据环境、数据技术以及数据文化三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拥有良好数据素养的教师应具备数据环境构建能力、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呈现能力、数据决策能力、数据意识以及数据道德等素养,构建了依托现有信息技术类课程、与教育实习实践相结合、贯穿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生命周期、重点培养师范生数据思维习惯和数据运用能力的课程体系。师范生数据素养教育是一个新兴且综合性较强的教育研究课题,是培养数字化教师的重要环节和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通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致力于教育研究及应用的企业或科研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协作获得协调发展。
2018年04期 No.519 62-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下载次数:2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