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梦倩;范逸洲;郭文革;汪琼;
在当前MOOC教学中,学习者普遍按照是否完成课程为标准被分为两大类:完成与未完成。但是,这种二元分类具有一些局限,如忽视了只选择部分参与课程的学习者和积极参与课程但对课程证书没有需求的学习者,不利于解释未完成课程者中途辍学的原因,难以有效捕获具有高度异质性的MOOC学习者真实复杂的学习特点。考虑到MOOC学习者的大规模特征,通过人工方法从多个维度对学习者进行识别和分类存在难度,因此有必要采用技术手段作为一种补充,聚类分析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探索性技巧来识别和刻画MOOC学习者更多元的特征。本文通过对16篇采用聚类分析技术分析MOOC学习者特征的英文文献进行综述,试图回答三个问题:哪些特征指标被应用于聚类?哪些聚类算法被采用?学习者被分为哪些类别?希望能以此呈现该主题研究的全貌,为国内研究者应用聚类分析技术刻画学习者特征提供思路,并对如何确定合适的聚类指标、聚类算法以及阐释聚类结果提供方法性的指导。最后,本文指出了聚类分析技术的情境依赖性和方法局限性,并对未来应用聚类分析技术分析学习者特征进行了研究展望。
2018年07期 No.522 9-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4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沈霞娟;张宝辉;李楠;张莎莎;
公民的终身学习现状与需求是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决策依据。西部地区终身学习实践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公民的终身学习状况亟待明确。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例,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对745份有效问卷从终身学习认知和参与、内容与途径、需求与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被调查者:(1)对终身学习的内涵理解以正规学习为主,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的认知不足,学习时间和费用投入有限;(2)终身学习动机明确,主要表现为满足职业发展、获得更高学历和增加收入等;(3)学习途径多样,经常利用信息网络开展学习;(4)终身学习意愿强烈,医疗保健、科技文化、子女教育是公民共同关注的学习内容;(5)希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各类学校和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文体场所中开展终身学习;(6)愿意分担终身学习费用,但多数人希望只缴纳少许费用或得到政府补助;(7)面临多重学习困难,主要包括时间有限、学习地点远和文化基础差等;(8)多数人对社会提供的终身学习服务较为满意,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从终身学习认知、环境建设、经费来源、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18年07期 No.522 20-32+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4K] [下载次数:1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邓国民;周楠芳;
近三十年来,自我调节学习研究从初创、发展到成长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学习理论研究领域,对当下时兴的在线学习与终身学习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到自我调节学习研究文献1,391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关键研究文献、作者、机构、刊物、主题和聚类等方面进行共被引和共现分析,发现自我调节学习研究源于将影响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心理因素及过程统一起来综合考虑而构建起来的一种学习理论模型。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对认知、动机和情绪等因素的调节,在不同学科的教学及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人群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当前,在线学习环境下的自我调节学习和协同调节学习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受到重视,并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2018年07期 No.522 33-4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5K] [下载次数:2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佩特·约翰内斯;拉里·拉格斯多姆;张永胜;肖俊洪;
直至不久前,面向成千上万学习者大规模提供个性化教育纯属天方夜谭。得益于普适计算能力、大规模用户群体和可扩展分析算法,现在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通过自适应学习的形式,基于学习者的输入而非教师的直觉改变学习者个体的学习体验。这篇综述旨在向工程教育领域负责人和工程专业教师提供三个方面的指导。首先,解释什么是自适应学习系统以及这种系统需要什么类型的数据;其次,对自适应系统的主要用例及可能性进行分类;最后,简要阐述现阶段自适应系统的局限以及值得关注的地方。工程专业的负责人和教师可以据此判断他们的教学环境是否适合使用这些系统;教育研究者则可以研究现有系统的特点,了解它们能在哪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07期 No.522 43-5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19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孙鸿飞;季瑞芳;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院校提供的指导、帮助和促进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服务,是远程学习者获得学业成功的保证。本文选取了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和中国国家开放大学,比较了两校在学习辅导、学生咨询、学生资助、学生互助、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等学习支持服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两校各类支持服务的共性和区别。研究表明,两校在服务内容和主要形式上存在诸多共同点,但是学习支持服务的具体做法有显著差异。最后,在分析造成两校学习支持服务差异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为我国远程教育院校开展学习支持服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启示。
2018年07期 No.522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7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卢强;左明章;原渊;
目前,同步课堂作为解决农村教学点普遍面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资源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在多个实验区进行推广。研究影响农村教师应用同步课堂的因素,对其推广应用以及农村教学点现实困境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系统实用性、技术支持、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农村教师采纳和应用同步课堂有着积极和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影响不够显著。为推动同步课堂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从"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四方协同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8年07期 No.522 61-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2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 李运福;杨晓宏;周效章;
教高[2015]3号文件发布后,有关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最新话题。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为数据来源,采用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法对我国在线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开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提出了五点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融合的研究视角、重视数据价值的挖掘、注重标准的动态构建、强化国际比较研究,以期对现阶段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研究有所启示。
2018年07期 No.522 7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下载次数:3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