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奕;
教育信息化2.0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终将促进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发展需要明确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方向,需要直面和应对改革"痛点"并在核心问题上发力,需要全面参与教育供给侧改革。面对未来2035和2050的发展蓝图,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在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要求下确定并一脉相承的。通过教育信息化全面参与教育供给侧改革,从供给的内容、供给的策略、供给的方式、供给的节奏四个维度上丰富和创新,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互相配合、协同一致的统一战线,为实现教育和国家现代化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下一代提供更丰富的供给,满足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2018年09期 No.524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8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家虎;
数字素养作为学生基本素养的红线贯穿所有学科。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应以智慧校园建设来倒逼教育教学改革,包括重新梳理教育教学的业务流程。产学结合,社会、产业与学校联动将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审视教育技术的新内涵,可能需要从关注教学的技术扩展到关注教育的技术,即技术不仅应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而且应服务于整个教育改革。
2018年09期 No.524 11-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褚宏启;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下一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在贯彻行动计划的过程中,要保证教育信息化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谨防技术理性超越价值理性,使技术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服务。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目标中有六种核心素养特别重要: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这六种核心素养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大超级素养: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即聪明的脑和温暖的心。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必须与教育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教育信息化使得我们的孩子头脑更聪明了、心灵更温暖了,那么其目标就实现了。信息技术若要在学生学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关键点在于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要设置合理的使用边界,使技术为解放人、发展人服务。
2018年09期 No.524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郭文革;
本文简要回顾了199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启动时的状况,肯定了教育信息化1.0的建设成就,概括提出教育信息化2.0阶段是从"大水漫灌"进入到了"深耕细作"的阶段。文章提出要顺应规律、超越整合,从系统论的视角设计和规划教育信息化2.0的行动计划。
2018年09期 No.524 15-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克抗;
关于"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这个主题,本文认为应从两种不同视角去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混合式学习逐渐流行的背景及其特定内涵。然后指出,教育信息化应能显著提高教育生产力,即实现教育在质量提升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强调:我国教育信息化要走在国际前列,就应当有自己中国特色的创新,有了教育领域的自主创新,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2018年09期 No.52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2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刘义光;
本文以互联网+大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为案例,简要分析了当今社会对安全的高度需求以及高校安全教育难以快速满足需求的困境。文章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深度整合社会优质安全教育资源及整合后提出的基于安全文化育人理念的全新的大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智能匹配、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提升安全教育效果。实践结果证明:这种社会化、专业化的课程服务方式(社课)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文章建议有关部门支持建设多门社课,帮助中国高等教育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8年09期 No.524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伟远;王晓霞;谢青松;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呈现出多元类型的发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国际上并存的六种类型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和质量保证机制,包括公立性质、由政府资助的开放大学,公立性质但财政自负盈亏的开放大学,私立性质、以营利为目的的开放大学,私立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开放大学,普通高校联盟的私立开放大学,以及跨国共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开放大学。本研究在每种类型的开放大学中选择一所进行案例分析,包括英国开放大学、中国香港公开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马来西亚宏愿开放大学、澳大利亚开放大学以及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研究发现,国际上开放大学的发展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开放大学办学主体多元化;二是开放大学办学目标多元化;三是开放大学财政来源多元化;四是坚持开放大学质量保证的办学生命线。
2018年09期 No.524 22-28+5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卢文辉;郑绍红;
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开放大学区别于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要标志。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升级,要通过运行机制的突破来实现。开放大学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开放大学运行过程中各个核心功能的相互关系以及运行原理,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开放大学的运行机制创新是指根据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对开放大学的各项核心机制进行创新,构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开放大学运行机制体系,为开放大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开放大学的运行机制创新,是由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当前,开放大学重点要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系统协作、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原有观念上有所突破、在原有机制上有所创新。
2018年09期 No.524 29-32+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艾伦·泰特;侯松岩;陈海山;李曙光;
<正>介绍自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运行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当然,也有几个机构声称自己为开放大学,如1858年成立的伦敦大学外部考试系统、1948年以后(结合了远程教育方式)的南非大学等。然而,被认可的采用远程教育作为单一教学模式的开放大学,其历史大约为50年。在开放大学成立后的十年里,远程教育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
2018年09期 No.524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远程教育》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教育类专业期刊,秉持"贴近实践,关注进程,深化研究,服务发展"的办刊宗旨,强调学术视角、学术品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即:开阔的视野,改革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平实的风格,是中国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中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期刊。杂志同时致力于关注行业、服务市场,努力全方位展示中国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进程。
2018年09期 No.52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亚倩;陈丽;
作为远程教育研究实践领域的关键和突出问题,已有多位研究者就2013年之前远程教育教学交互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文献综述,但分析方法多采用频数统计等。随着可视化分析工具和方法的演进,其他领域的文献综述已经开始使用CiteSpace、UCINET、NVivo等工具辅助分析。本研究基于以往综述成果,旨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等分析方法,梳理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化。研究筛选了8本远程教育期刊2012年至2017年的109篇教学交互的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UCINET、NVivo等工具对作者及活跃的研究团体、核心主题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师徒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了该领域成果的传承以及学派的萌芽和发展,已经呈现出"无形学院"的雏形;实践类研究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研究主题过于分散,实践成果未得到广泛交流与传播;技术的进步为各类交互体验的丰富、过程性数据的收集记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社会交互、认知交互和情感交互成为新兴的研究主题,研究者更加关注交互的演化过程、规律和质量,部分研究者开始比较不同学习理论与交互之间的关系。借助工具的可视化分析使得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内容的聚类更加直观,希望本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能为今后的综述研究提供启发和借鉴。
2018年09期 No.524 62-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0K] [下载次数:3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张钰;王珺;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自适应学习工具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如何充分利用自适应学习工具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美国K-12教育阶段,自适应学习工具(Adaptive Learning Tool)已成为辅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的在线学习系统,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学习。通过解码美国K-12自适应学习工具,发现其自适应功能主要体现在自适应内容、自适应评估和自适应序列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美国典型的自适应学习工具,以LearnBop为例剖析了逐步导学的自适应内容,以CK-12为例剖析了层层递进的自适应评估,以DreamBox、SuccessMaker和Fishtree为例剖析了井然有序的自适应序列,以期通过美国K-12自适应学习工具的具体应用,为我国K-12自适应学习工具的建设提供参考。
2018年09期 No.524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1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