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宇;
自2013年以来,edX、Coursera等慕课平台相继开始了微专业课程建设。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微专业课程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设计和组织模式。微专业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向学习者提供微专业认证;聚焦于某一主题,以短期项目为主;在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上强调以职业和能力为导向;加强与高校合作,推进学分认证。微专业课程的相关实践对我国慕课建设同样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开放教育运动从开放课件到开放课程进而到开放专业的趋势。无论是慕课平台还是高等院校,都应该充分吸收国外慕课微专业的成功经验,并通过此方式帮助学习者系统化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促进学习者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2018年12期 No.527 23-30+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2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刘占荣;刘永权;武丽娜;
本文旨在剖析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是2017年度发布的创新项目研究报告(含2017年以前启动的项目)以及新发表的研究成果。首先从国际和地区性远程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相关项目与行动计划、国际会议的议题、学术期刊与学术著作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等方面梳理了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的五大发展趋势:从学术国际化向办学国际化发展,以模式创新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不断加强,远程高等教育日趋开放与共享,认知网络神经和深度学习的研究将掀起对学习本质的再度探究。
2018年12期 No.527 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5K] [下载次数:10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易凯谕;钟志贤;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收录的179篇有关"国培计划"的期刊文献(2010—2017年)进行词频及知识图谱的研究分析,探析了近年来"国培计划"的研究热点。从宏观上看,当前"国培计划"的研究热点是对国培政策及项目的解读分析;从微观上看,焦点在"培训",包括培训项目(如培训体系、培训师资、培训管理的研究)和培训本身(如培训模式、培训评价、培训方法的研究);从对象上看,包括项目承担者及培训师资、参训教师的研究。在相关文献的题录数据分析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三点建议,以期为"国培计划"相关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2018年12期 No.527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5K] [下载次数:1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唐应山;韩仪;谢军;黄岩;王正东;杨耀;肖婷婷;于少平;崔明;
国家艺术基金传统山水画在线教学项目面向分布在全国的1,286名零起点学生以网络方式开展山水画教学。围绕在线绘画教学的特殊需求,项目在学习环境建设、课程设计、在线教学支持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别是利用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师资力量整合为分工明确又协作配合的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在线教学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在短期学习之后就取得明显的学习进步,在学习任务完成率、学生满意率等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证明了由在线辅导教师实施的教学支持对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而过程管理则是实现在线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对开放大学而言,整合系统内外师资力量,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开放大学遍布全国的体系使其在开展非学历教育项目上具有先天优势,但是要深入研究如何契合社会需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重构基础条件等问题。
2018年12期 No.527 50-5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8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冀红;王怀波;杨现民;
近年来随着智慧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教学已经向培养学生的智慧回归,智慧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进化性学习资源具有的彰显学习者的主体性、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容的时效性等优势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本研究依托进化性学习资源,构建出包含学习目标、分配任务、小组创生、师生协作、展示交流和总结反思六个部分的高校智慧教学模式,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知识构建以及课程参与。
2018年12期 No.527 57-6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44K] [下载次数:1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刘洪沛;肖玉贤;刘巧云;
教育康复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为迟缓。庞大的患儿数量、严重不足的康复师数量以及康复机构的分布不均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贻误最佳康复时间、康复过程持续性不足、一般家庭无力承担康复费用、长时间跨省市接受教育康复的不现实等,以致康复训练效果不佳。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组在某康复中心专业康复技术的支持下,遵照需求原则、系统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以及易用性、有用性原则等,采用J2EE框架的三层服务模式,研发了远程教育康复平台。平台为康复师、患儿和家长建立了有效的沟通和康复途径,实现了评估、诊断、康复训练、反馈、再实施教育康复等业务。不仅提升了患儿的康复效果和家长的主动参与性,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康复培训存在的缺陷问题,为基于远程教育的康复培训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技术依据。
2018年12期 No.527 69-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1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