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中国远程教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国家开放大学主办,是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类学术期刊。秉持“贴近实践,关注进程,深化研究,服务发展”的办刊宗旨,努力彰显自身特色,即:开阔的视野,改革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平实的风格。强调学术视角、学术品味,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全方位展现终身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关注大教育视野中的关键问题,重视教与学基本规律的多维度探索,聚焦技术赋能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2022年06期 No.56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雒亮;祝智庭;
疫情持续影响世界,元宇宙成为世界各国重视的创新驱动力。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构想,教育生态进入教育信息化2.0发展阶段,教育新基建拉开帷幕。本研究分析总结了元宇宙的核心特质,总结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四点影响,结合芬兰Ki Va项目和国内创客教育微观实践案例,基于技术哲学等视角分析元宇宙的教育实践价值与可能性,认为教育元宇宙是可行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目标,并从建设目标、理念和思路,技术,学习理论,数据主权、安全和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以构建教育元宇宙为目标的发展路径,建议相关研究实践先行,在做中迭代发展,以最终实现规划方向科学务实、资源整合协调有序、实践过程绩效优先的整体效果。
2022年06期 No.569 1-1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2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 ] - 陈明选;来智玲;蔡慧英;
本研究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从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个关键涉众的视角,运用社会调查法进行深入调查,从数字教育资源使用基本情况、数字教育资源使用过程等维度揭示了我国基础教育数字资源现状。其次,结合内容分析法对32个政府类教学资源平台和39个企业类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深入分析,从各类平台的建设管理、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效果等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现状。以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一般过程为框架,深度分析和挖掘我国基础教育数字资源供给与需求各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顶层规划、统筹协调、构建多元化数字资源供给机制、开发一体化数字资源供给平台等对策建议。
2022年06期 No.569 11-2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2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 ] - 孙烨超;李雪梅;杨运强;
新冠疫情大幅推进了高校利用线上教学方式创造灵活教学环境的进程,但也放大了学生在物理区隔下产生的疏离感。增强社会存在感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接受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促进有效交互,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根据近期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特点,社会存在感测量模型可以基于相互尊重性、情感联结性、交流开放性和共同体意识4个维度,使用高阶潜变量的统计形式进行讨论。该社会存在感模型具有简明和全面的优点,能够体现社会存在感在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环境下“以相互尊重为表现的存在感知”“指向具体他人的认知与情感收获”“在受限条件下追求开放式的交流”“意向建模对象由个体拓展为班集体”的独特逻辑。社会存在感在平台易用性对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在社交线索对于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些中介效应的存在可以为社会存在感理论嵌入现有课堂话语体系提供前后抓手。
2022年06期 No.569 36-4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罗杨洋;韩锡斌;
机器学习技术的可解释性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打开机器学习模型的“黑箱”,理解机器学习模型结构的教育意义、推理的机制和预测结果的应用条件是实现人机互信的基础,也是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五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学生成绩预测模型为例,分析了混合教学场景中解释学生成绩预测模型主要关注的三个方面:预测模型结构所代表的教育意义、预测模型内在推理机制所揭示的预测关系和预测结果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结果发现:(1)只采用学生的部分学习过程数据预测学习成绩时,学生的行为模式与学习成绩的映射关系存在多种模式,试图构建学生在线行为与学生成绩一一对应关系的预测模型难以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2)本研究中的预测模型最高可预测正确所有混合课程中74.7%的学生,不同学习成绩组学生的预测准确率差异较大,成绩为A和B的学生预测准确率较高,达到80.6%和85.3%,成绩为C及以下的学生预测准确率最高只达到63%;(3)本研究中的预测模型对学生个体的预测结果只有当学生积极参加所有在线学习活动时才具有较高可信度,当学生个体出现在线学习活动缺失时预测结果可信度较低。研究还对教师在混合课程场景下如何应用成绩预测模型提供了建议:(1)针对混合课程的特点应用预测结果;(2)理解模型的推理机制以灵活切换预测模型;(3)依据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参与的完整性判断预测结果是否可信。
2022年06期 No.569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2K] [下载次数:10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张馨尹;李锋亮;
在线研究生教育不仅作为在线教育的分支,同时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新领域,是发达国家维持“传统教育大国”地位的有效手段和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莫测所带来挑战的有效途径。因此,近年来在线研究生教育得到了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研究以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线学术型硕士为例,介绍了这三个国家在线研究生教育在保证教育质量方面的探索与经验,并分析了这三个国家形成的以质量保障为中心、以学习者体验为中心和以课程开发为中心的特征,进一步归纳了三个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性与不同特点。同时,本文基于研究结论分别从定位、制度、资源和课程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总结了经验,这些宝贵的国际经验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探索具备质量保障的在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
2022年06期 No.569 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本刊编辑部;
<正>来稿请提供规范的文章摘要和关键词,并附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请通过网上平台投稿:ddjy.cbpt.cnki.net。请勿一稿多投。4个月未得到审稿意见者可自行处理。一稿多投如造成重复刊发等后果,本刊将公布相关情况并通报作者所在单位和同业期刊,3年内不再采用该作者的来稿。
2022年06期 No.56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