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 文化铸魂: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力量

    贺祖斌;卞志国;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生长的灵魂之基、精神之源,凝聚着家国情怀、人本精神、求真务实、创新精神,是支撑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力量。需在把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特质基础上将这些文化力量转化为文化表达,培植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性格,为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3年08期 v.43;No.58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教育基本理论

  • “互联网+教育”的世界观:复杂系统观

    陈丽;郭玉娟;张文梅;

    教育的世界观是人类认识和改造教育系统的思想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期,在新空间属性、新供给方式、新治理模式的共同作用下,教育的组织体系、要素及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复杂性日益凸显。作者深刻洞悉“互联网+教育”正在推动教育系统从线性结构走向复杂网络结构,率先提出“互联网+教育”应以复杂系统观为世界观,应充分关注教育的复杂关系,应从耗散结构论出发认识教育生态体系,从协同学视角揭示复杂教与学的新规律。文章总结了关于“互联网+教育”复杂特性的已有研究成果,包括知识的网络化和涌现性、教与学的自组织和非线性,以及教育生态的联通和不确定性三方面的新规律,已有的研究发现为新复杂系统观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针对“互联网+教育”战略实施中出现的“改良学派”的认识误区和“课堂网上搬家”的实践误区,提出了“互联网+教育”的复杂系统观,目的是引导教育工作者,把握“互联网+教育”的变革本质,摆脱传统线性思维,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探索研究新范式,切实推动“互联网+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创新发展。

    2023年08期 v.43;No.583 7-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1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科技赋能教育

  • 基于认知诊断的有效作业精准化设计

    骈扬;余胜泉;李晟;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强调在限定作业量的同时,发挥作业在诊断学情、辅助教学等方面的价值。本文立足于学校教育业态,提出一种基于认知诊断的有效作业精准化设计方法,即利用知识图谱、认知诊断等新一代智能技术,精准选择作业布置点并实现学情的高效诊断和推理。在此基础上,从“紧扣课标”“全面覆盖”“动态连贯”“丰富形式”四个方面阐述了有效作业精准化设计的方法和原则。进一步结合多年在一线中小学实践的经验,介绍了依托“智慧学伴”平台探索出的“四面-一线-四环”有效作业实践模式,以期为教育实践中的有效作业精准化设计提供参考。

    2023年08期 v.43;No.583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5K]
    [下载次数:17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屏幕阅读与纸质阅读等效吗?——基于43篇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毛耀忠;刘旭东;宋晓琴;苏思雨;

    屏幕阅读越来越普及,但关于屏幕阅读效果的研究结论却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本研究通过元分析方法对43篇研究的82个独立效应值进行定量整合,探索了屏幕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等效性问题,并尝试找出影响屏幕阅读效果的情境因素。在理解水平和视疲劳度两个方面,纸质阅读的效果显著优于屏幕阅读;在阅读速度和阅读倾向两个方面,屏幕阅读与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异。屏幕阅读在说明类文本上的理解水平好于叙事类文本;平板在理解水平上的表现好于纸质文本;限定时间相对自主时间在理解水平和阅读倾向上具有更好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读者关于屏幕阅读的倾向性在增加;未成年人在屏幕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两个方面的效果不及成年人。深化有关屏幕阅读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创新屏幕阅读的解释机制,提升屏幕阅读的实效,拓展屏幕阅读研究的范围。

    2023年08期 v.43;No.583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1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

  • 教材建设现代化的政府治理逻辑与实践进路

    罗生全;随国栋;

    教材建设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知识选择活动,这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主体性的知识选择通过特定的主体来完成。政府作为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承载主体,是实现教材建设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内在统一的重要保障。从治理的内在逻辑看,政府参与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遵循着以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辩证统一为遵循的价值导向逻辑,以构建系统完备的政府职能体系为载体的结构变革逻辑,以政府行权履职过程精细化调适为主轴的技术优化逻辑。未来,教材建设现代化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匡正治理主体的价值行为,推进政府职能运转的独立体系建设,以及兼顾话语权力的宏观支配与微观调适的场域适切。

    2023年08期 v.43;No.583 35-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专题·“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研究

  • 学校各类课后服务效果如何?——基于育人与公平价值的跨国比较

    赵茜;钱阿剑;

    学校和行政机构有效地选择和组织课后服务,需基于对各类课后服务项目效果的判断和分析。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视角,选取PISA2018测试的16个主要参测国家(地区)样本,分别从学校、学生视角研究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项目对教育质量、公平的效用。研究发现,学校组织的学业类课后服务项目对于学校平均成绩以及学生个体成绩的提升作用均非常有限,而充实类课外活动尤其是与音乐或美术相关的创造性课外活动,在不同国家(地区)样本中对学生成绩提升具有普遍的正向显著影响。但是,在大多数国家(地区)样本中,这两类课后服务项目会进一步扩大学生间固有成绩差距,并且会导致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课后服务获益上的不平等。另外,超过半数国家(地区)样本数据表明,开展多元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学生逃学、逃课和迟到频率。研究结果启示我们:一是回归课后服务本质,加强充实类课后服务活动,重视自习;二是政府购买服务,提高课后服务参与度,助力薄弱学校;三是重视本国国情,聚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建立质量评估制度。

    2023年08期 v.43;No.583 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1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课后服务多元一体推进的历程、困境与路向——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邹雪;贾伟;蔡其勇;

    如何长效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及家庭多元一体协同共进格局,是“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优化发展面临的新议题。本研究以制度经济学分支下的委托代理理论为视角,基于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契约关系和利益冲突”三项伴生要件,将利益相关主体纳入研究视野,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政策与实践,以历时性的演进脉络分阶段呈现课后服务的共时性发展图景,将其划分为委托代理主体约定初现的早期萌芽阶段、约定异化的过渡探索阶段、约定失衡的收缩发展阶段、约定拓新的规范引导阶段和约定重构的深化改革阶段五个阶段。面对当下课后服务“有而未优”“约而未定”“协而未调”“激而未励”四重困境,从夯实驱动委托代理主体利益整合的保障基础、完善激活学校主体性发展动能的管理制度、构建引导社会资源理性规范发展的协调机制、重塑疏解多重代理人机会主义问题的评估体系等角度提出对策,以期助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08期 v.43;No.583 5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1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终身教育

  • 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吗?——以供需耦合为分析视角

    刘雅婷;黄健;马颂歌;

    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持续提升,新一代老年人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国家与地方政府持续加大老年教育的资源投入,然而大量的资源投入能否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依然缺乏数据佐证。本研究以系统论为基础,建构了老年教育资源供需耦合指数,并以S市为案例地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S市老年教育资源供需耦合度仅为0.18,现有资源供给依然难以满足大量的社会需求;(2)供需耦合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差异,中心城区资源供给能力相对较高;(3)政府与市场对教育资源的协同投入可以显著提升老年教育资源供需耦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经费投入,提高总体供给水平;通过科学合理布设资源点位,统筹区域均衡发展;采取有效策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扩大社会资源供给;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动态调配资源布局,从而更好地实现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08期 v.43;No.583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1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 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运行机制与推进策略

    罗红杰;

    精准思政是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应然追求,旨在实现精准育人。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数字化生存的普遍现实以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风险等多重因素,使得精准思政既具有技术上的可能性、实践中的可行性,也具有现实中的紧迫性。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是在精准思维指引下,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供给—精准评估—精准管理”为运行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要着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配备、科学试验引领、体制机制完善方面下功夫,着力促进大数据赋能精准思政落地见效。

    2023年08期 v.43;No.583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3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4年 电化教育研究

    <正>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电化教育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权威学术期刊,AMI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素有“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之称誉。主要研究现代教育前沿问题,服务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国内外信息化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电化教育研究》开设的栏目主要包括理论探讨、学习环境与资源、课程与教学、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网络教育、中小学电教、历史与国际比较等。

    2023年08期 v.43;No.583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订启事

    <正>《中国远程教育》创刊于1981年,是教育部主管、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转载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为教育学学科建设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本刊特色:关注重大教育理论与政策,推动科技赋能教育,反映国际学术前沿,聚焦本土教育改革,注重学术研究规范,提倡教育原创研究。

    2023年08期 v.43;No.583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